白酒一线产品二线产品_白酒一线品牌有哪些
白酒一线产品二线产品_白酒一线品牌有哪些
白酒一线产品二线产品,其中白酒板块占比超过50%。公司在2016年、2025年、2025年连续三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3.8亿元、16.1亿元、18.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9亿元、1.1亿元、1.2亿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46.6亿元,净资产为31.8亿元。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0.9亿元、-0.8亿元、-0.9亿元。
一:白酒一线产品二线产品
白酒产品档次可分为:酒。是用料好、工艺精湛、发酵期和贮存期较长、售价较高的酒,如:名酒类和特曲、特窖、陈曲、陈窖、陈酿、老窖、佳酿等。中档酒。工艺较为复杂、发酵期和贮存期稍长、售价中等的白酒,如:大曲酒、杂粮酒等。低档酒。亦称大路货,如;瓜干酒、串香酒、调香酒、粮香酒和广大农村销售的散装白酒等。
白酒上有一行英文加数字,这是白酒执行标准,执行标准指反映质量特性的全方位产品标准。有四个级别:国家标准(GB)、行业标准(HB)、地方标准(DB)或企业标准(QB)。执行标准用特定的代码表示,不同行业的执行标准有不同的行业标准代号。
白酒是什么
白酒(外文名:Liquor and Spirits),以粮谷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或麸曲及酒母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而制成的蒸馏酒。又称烧酒、老白干、烧刀子等。酒质无色(或微黄)透明,气味芳香纯正,入口绵甜爽净,酒精含量较高,经贮存老熟后,具有以酯类为主体的复合香味。
以曲类、酒母为糖化发酵剂,利用淀粉质(糖质)原料,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陈酿和勾兑而酿制而成的各类酒。而严格意义上讲,由食用酒精和食用香料勾兑而成的配制酒则不能算做是白酒。
白酒主集中在长江上游和赤水河流域的贵州仁怀、四川宜宾、四川泸州三角地带有着全球规模最大、质量最优的蒸馏酒产区,分别为中国三大名酒的茅五泸,其白酒产业集群扛起中国白酒产业的半壁河山。
二:白酒 一线
其实所谓一线二线都是人们根据市场价位自已给其的定位,普遍人们认为------茅台、五粮液、剑南春、和水井坊是一线品牌;但最近两年洋河及郎酒的部分产品都向高端发展,部分人也把其列入一线。
三:白酒一线品牌有哪些
白酒的品牌不同于其他,尽管没有官方认证的排名,但是其实老百姓心里早就把白酒的排名搞得明明白白的。我今天从消费者最关心的性价比和好价的角度,将一二三线白酒做一个梳理。
一线品牌:茅台、五粮液。

一线品牌只有茅台和五粮液,这是最没争议的,而且五粮液和茅台之间还有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在全国范围内来说,除了茅台,五粮液就是最硬的通货。不管你是去拜见未来老丈人,还是托人办事,提两瓶五粮液肯定稳当。
新一线品牌:泸州老窖、汾酒。
在茅台、五粮液之前,泸州老窖和汾酒都当过行业的老大哥,泸州老窖是浓香鼻祖,汾酒也做过龙头,还有着白酒起源的故事。把他们俩放到二线里面,既对不起他们的酒质,也对不起他们对白酒的贡献,于是借用中国城市排名的说法:新一线。
二线品牌:洋河、剑南春、郎酒、习酒、水井坊、古井贡酒、舍得、西凤酒。
洋河最几年的走势很凶猛,就目前而言,洋河对比除五粮液以外浓香酒,略占上风,处在第三位的泸州老窖也被拉下了马。
剑南春靠着水晶剑这个性价比极高的核心大单品,打下了良好的用户基础,坐上300-500区间的王者宝座,是各大酒浓香酒无法超宇的存在。
汾酒作为曾经的一把手,虽说策略失误,让其“走了20年弯路”,但历史底蕴高,连茅五洋泸也不及,且品牌价值高、受众广,在李秋喜的带领下,又焕发了生机。
郎酒青花郎的口感对得起它的广告词,崛起至今仍然流行,足以证明他的酒质和品牌力是收到市场认可的,不然早就在市场博弈下烟消云散了,不过在宣传方面碰瓷茅台,一直被大家吐槽,觉得他不厚道。可谓成也宣传,败也宣传。
习酒背靠茅台,产品线被打造得很完整,高端君品、年份习酒,次高端窖藏1988,1998,口粮:金质、银习、习酱,是酱酒里突然杀出来的一匹黑马,去年销量超越郎酒,今年又从茅台旗下被剥离出来,势头正盛,未来可期。
西凤酒是让很多老酒炮都感到惋惜的品牌,为了迎合市场,变得不那么纯粹了,在口感上进行了很大的变革,大部分产品(华山论剑系列)舍弃了原来纯粹的凤香的口感,转为似浓似凤的口感了。
古井贡酒也是被很多人低估的品牌,也是二线品牌里的强者。作为江淮流域的浓香酒,他们展现了自己强劲的实力。
舍得和水井坊名气上是二线品牌,但这两年酒质和公关被人诟病挺多的,舍得是因为某个事件的集合发酵,挂上了普信的标签,继而引出对酒质的担忧。
水井坊则是因为把酒瓶玩到了极致,忽略了高端酒的酒质,被戏称围瓶子坊,但是水井坊最差的臻酿八号也得300多,基本上可以说水井坊无低端货,不过高端点的酒,在二线品牌属于里面垫底。
牛栏山,是非常亲民的品牌,销量惊人,除了汾酒能与之一战以外,其他都不是对手。很多人提到牛栏山,还停留在二锅头上,其实牛栏山的魁盛号也是很厉害的酒,各位别看不上,它基酒年份很足,能跟青花汾30相比,陈酒味也丝毫不占下风。
三线品牌:董酒、潭酒、珍酒、酒鬼酒、白云边、口子窖、武陵酒、文君酒、老白干……
董酒作为老八大名酒,有点王小二过年,一日不如一日的状态了,恐怕也就贵州的消费者多一些,放眼全国来看,能接受那种药香型口感的人越来越少,偶尔试一次,感觉还挺有深意,要是当做口粮或宴请的酒,消费者根本爱不起来,送礼更是不可能。
潭酒在过去2年的声音大了许多,可以看做是这两年酱酒里面的黑马,先打响了“真年份不虚标”这一枪,明码标价的做法成为业界一股清流。后又是推出单一年份潭酒,未来想要卖年份酒概念的酒企会受到更多的约束,很多酒企已经把“年”字去掉了,但是潭酒仍然再坚持,不得不说让人多几分敬佩之情。
酒质也很好,紫坛、紫气东来性价比特别高,而金酱、年份潭酒作为口粮酒的再合适不过了。
武陵酒虽然小众,但是冷艳风格也让人愉悦,以前的十七大名酒,经过很多次改革和重组,现在也沦为了三四线品牌,属实是老牛拉犁——有心无力了。
珍酒有异地茅台的称号,也算是一个酱香大厂,不知是这两年业绩与口碑冉冉上升有点飘了,还是什么原因,今年珍酒的口粮酒,有点降质,珍品和珍5比我前两年喝的同款产品体验要差一些。
酒鬼酒是浓兼清兼酱的馥郁香型白酒,作为馥郁香唯一的代表尽管小有名气,还是市场还是偏区域性了,目前只在湖南更受欢迎,除了湖南,其他省份买单的人不多。不过酒的品质不错,内参和紫坛都是同价位的性价比好酒。
还有很多优秀的酒,我没能逐一举例列出来,比如宝丰酒、白云边、口子窖、伊力特、黄鹤楼、珍酒、金门高粱、桂林三花、太白酒、龙滨酒、北大仓等,就不再一一说明了,内容太多,几十家酒企,展开说太冗长了,又是一个长篇大论,其实三线及以下的酒,基本上属于地域性的名酒,比较小众,我涉猎也并不多,道听途说难免有失公正。
白酒的洗牌还在继续,未来一线大概率不会动,变化最大的就是二三线白酒了,届时再来更新。
The End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