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兴直言校园知识陈旧,我们的教育到底怎么了?
王兴兴直言校园知识陈旧,我们的教育到底怎么了?
王兴兴的震撼发声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一位来自机器人领域的创业先锋 —— 王兴兴,抛出了一个极具冲击力的观点:“国内校园学的很多东西太老了”。这一言论瞬间在网络上掀起了惊涛骇浪,引发了无数人的热议。
王兴兴何许人也?他可是宇树科技的创始人、CEO 兼 CTO ,1990 年出生的他,已然是机器人行业的领军人物。本科毕业于浙江理工大学,后在上海大学深造,读书时就设计出了 “XDog” 四足机器人,获得了上海机器人设计比赛的奖项。2016 年创立宇树科技后,更是一路开挂,带领团队推出了多款性能卓越的机器人,产品远销全球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占据全球 70% 的市场份额。宇树科技的机器人多次登上央视春晚、冬奥会开幕式等大型舞台,还参与了超级碗赛前表演,王兴兴也入选了《财富》2023 年 “中国 40 位 40 岁以下的商界精英” 榜单,可谓是年少有为。
就是这样一位站在科技前沿的创业者,对国内校园教育发出了质疑。在他看来,国内校园里教授的知识严重滞后于时代发展,学生们花费大量时间学习的内容,在走出校园后往往难以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就拿他所在的机器人领域来说,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日新月异,可校园里的相关课程却还停留在基础理论阶段,对行业最新的技术和应用涉及甚少。
校园知识陈旧的现状剖析
王兴兴的观点绝非空穴来风,国内校园教育在知识传授上确实存在不少问题。中科院的报告犹如一记警钟,显示我国教材平均更新周期长达 5.8 年,部分内容滞后科技发展竟达十年之久 。就拿计算机领域来说,当产业界都在云原生、大模型的浪潮里乘风破浪时,计算机等级考试重点还在 C 语言上 “原地踏步”,这就好比让拿着冷兵器的士兵去打现代战争,能不落后吗?量子计算这么前沿的领域,在教学体系里连个独立系统内容都没有,这 “缺席” 也太离谱了。在物理学科,教材里一些仪器和应用实例严重滞后,像杆秤、指南针、算盘这些在生活中都快 “销声匿迹” 的东西,还在教材里占据一席之地,学生学了也用不上,难免对物理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教学方法也颇为僵化。传统教学模式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学生就像被填鸭的鸭子,被动接受知识,实践机会少得可怜。工科学生可能把理论公式背得滚瓜烂熟,但一遇到实际工程问题就 “抓瞎”,典型的 “纸上谈兵”。反观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人家的学生有大把机会参与企业项目,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而且,现代社会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往往需要跨学科知识来解决,可国内校园教育学科界限分明,学生很难有跨学科实践的机会。就说设计智能产品,需要机械、电子、计算机、设计等多学科知识协同作战,在校园里却很难实现这种知识的融合与实践。
评价体系也十分单一。“唯分数论” 盛行,就像一根无形的指挥棒,让学生和教师都围着分数转。高考等评价机制中,数字经济相关试题占比低于 5%,这就导致学校和学生都把精力放在传统考点上,对前沿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视而不见。学生为了分数死记硬背,忽略了知识的实际应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也为了提高学生分数,在教学中更注重应试技巧,而不是知识的更新和拓展。
校园知识老化带来的影响
校园知识老化,就像给学生的未来发展套上了沉重的枷锁,影响深远。在就业市场上,这些学生就像拿着 “旧地图” 找 “新大陆”,根本跟不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以软件行业为例,市场急需掌握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人才,可校园里还在教着过时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学生毕业后,面对企业的招聘要求,只能望洋兴叹,在求职的浪潮中被轻易淹没。
从创新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老化的知识就像一潭死水,难以激起创新的涟漪。学生长期接触不到前沿知识,思维被局限在陈旧的框架里,创新能力自然难以得到激发。在科技创新的赛道上,缺乏创新能力的人才就如同 “掉队的选手”,无法推动科技的进步。而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离不开创新人才的支撑,校园知识老化,无疑会成为国家科技进步的绊脚石,在国际科技竞争的舞台上,让我们的国家处于劣势地位 。
解决校园知识老化的建议
面对校园知识老化这一棘手问题,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积极探索解决之道 。
在教材更新方面,我们不妨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建立一套灵活高效的教材编写和审核流程。缩短教材的更新周期,让教材能够紧跟科技发展的步伐,及时吸纳最新的科研成果和行业动态。就像美国的教材,会根据市场需求和科技发展,频繁更新内容,确保学生学到的都是最前沿的知识。同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更新和补充,让课堂充满新鲜感和时代感 。
加强校企合作也是关键。学校应积极与企业建立紧密联系,邀请企业专家走进校园,走上讲台,分享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行业最新的技术应用。比如华为、腾讯等企业的专家,可以给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带来最前沿的技术知识。学校和企业还可以共同开展科研项目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了解行业的实际需求,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学校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创新竞赛和实践活动,为他们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平台。设立科研基金,支持学生开展自主研究;组织各类创新竞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学生的实习和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提升综合能力 。
结语
王兴兴的观点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教材更新、校企合作、能力培养,每一步都至关重要。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让我们的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