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就爱生活 > 杂谈 > >正文

​历尽沧桑的南京中华门

摘要历尽沧桑的南京中华门 中华门是南京明城墙的十三座明代京城城门之一,原名聚宝门,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城门,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的堡垒瓮城,其建筑规模仅次于...

历尽沧桑的南京中华门

中华门是南京明城墙的十三座明代京城城门之一,原名聚宝门,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城门,也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的堡垒瓮城,其建筑规模仅次于通济门(现已不存),有"天下第一瓮城"之称。中华门布局严整、构造独特,是研究中国古代军事设施的重要实物资料,不论是在军事上、历史上、还是在文化上、城建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南京中华门古城墙

南京中华门古城墙

中华门南门上“中华门”三字为蒋介石手书

(中华门瓮城北门)

中华门瓮城俯视图

中华门曾是南唐国都江宁府和南宋陪都建康府城的南门,明朝洪武二至八年(1369至1375年)其扩建而成,称聚宝门。1931年(民国二十年)国民政府改名为中华门,由蒋介石于双十节前夕题匾,民国时期为了方便车辆通行,在中华门东西两侧分别开辟中华东门和中华西门。

中华门主城堡——第一道门,两侧门洞都是屯兵洞

中华门城墙上层有7个屯兵洞

中华门城墙下层的屯兵洞

城门设置有三道瓮城、四道券门,呈"目"字形结构,每道瓮城都有一门一闸,主体建筑内瓮城由中华门主楼城门和二至四道辅助城门构成,各城门原有双扇包铁门和可上下启动的千斤闸,内设有栓槽,用来供木栓紧闭大门所用,整个城共有二十七个藏兵洞,可以藏兵三千余人。

(中华门城墙顶部)

(右马道)

(左马道)

中华门前后有内外秦淮河横贯东西,南接长干桥,北连镇淮桥,是旧时南京老城南交通咽喉所在,以中华门为界的老门东与老门西自古便是江南繁华之地。

(古老的中华门城墙砖石)

(千斤闸介绍)

(从主城墙北侧垛口俯看三道瓮城)

1937年12月12日,进攻南京城的日军正在用重炮炮击南京中华门。第二天,南京城被攻破,禽兽不如的日军在南京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30万同胞惨遭杀害!

(图为1937年日 寇炮击中华门,看城楼已完全毁损)

日军跨过浮桥。画中门洞即中华门东门门洞。1937年12月13日,进攻南京城的日军,正三三两两地跨过护城河进入南京城区。从这之后,日军便在南京城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日寇跨过浮桥,进入中华门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