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陵事件」考古史上最大的悲剧:被发掘的皇家陵墓文物惨遭损毁
「定陵事件」考古史上最大的悲剧:被发掘的皇家陵墓文物惨遭损毁
1955年,以研究明史著称的历史学家吴晗,向上级写了一封报考,内容为请求发掘明十三陵规模最大的长陵(明成祖朱棣的陵墓)。
考古人员正在万历皇帝棺内提取文物
鉴于长陵发掘难度系数太高,委员会只得退而求其次,将目标对准定陵,即万历皇帝的陵墓。
万历皇帝的龙袍残片
万历皇帝的骸骨
这是官方唯一主动发掘过的帝王陵墓,也是公认中国考古史上最大的悲剧。当时是新中国成立没多久,【1957年】由学者郭沫若、吴晗提出来建议,要发掘一座帝王陵墓,以此来更好的研究历史。令人遗憾的是,当时的考古队经验不够成熟,技术也不到位,导致许多文物遭到了损坏。而接下来的一场浩劫中更是雪上加霜,万历皇帝及两位皇后的遗骨,被挫骨扬灰,许多珍贵的发掘报告和帝后画像遭到焚毁,帝后的梓宫(棺椁)被劈柴扔进后山。经过整理,专家在定陵中共出土了4000多件文物,其中国宝级别的就有上百件。其中包括金丝皇冠,凤冠,其制作之精美,即使现代的工艺也难以复刻。在两位皇后的墓中,还有更为惊人的发现。
金丝皇冠
在皇后墓中,有整整4顶龙凤头冠一部分珍宝,在接触空气的一瞬间,就失去了光泽。甚至有3口金丝楠木的红漆棺椁也遭到了损毁,就连帝王帝后的遗体,也遭到了焚毁。而这些价值连城的风冠,就算时隔几百年,这些头冠依旧熠熠生辉,闪耀着珠光宝气。
皇后墓中的风冠
定陵地宫中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的棺椁。
虽然此次考古,出土了许多国宝级文物,但更多的,是对这座皇陵造成的损毁,因此,“定陵”发掘也被称为最失败的一次考古。也正是在这次事故之后,国家再次明令禁止发掘皇家陵墓。这也是鉴于这次惨痛的教训,秦始皇陵和乾陵至今保持完好,一直未能迟迟挖掘的原因,随着科学技术越发的进步,相信以后能让更多国宝完整展现在人们面前。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