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就爱生活 > 杂谈 > >正文

​南流江:这一条河流改变了一座城市。

摘要南流江:这一条河流改变了一座城市。 【摘要】 南流江奔流不息,滔滔江水后浪推前浪,淘尽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百世兴衰,见证了现代玉林的繁荣兴盛。 自古以来,城市的兴起与...

南流江:这一条河流改变了一座城市。

【摘要】南流江奔流不息,滔滔江水后浪推前浪,淘尽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百世兴衰,见证了现代玉林的繁荣兴盛。

自古以来,城市的兴起与繁华都与河流有着鱼水相依的不解之缘。

而玉林就是一座在河流环绕下发展起来的城市。

作为玉林的母亲河,南流江全长287公里,流域面积8635平方公里,它是广西南部独自流入大海的河流中,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丰富的河流。它浇灌了玉林盆地、博白盆地和南流江三角洲,使这些地方生动而灵性,丰饶而多姿。

而南流江自古以来都是玉林沟通外界的交通要道;据史书记载,最早在汉代,南流江便已南北畅航,南出海,北接湘鄂中原。也有许多史料和古迹表明,南流江作为北海合浦港北上的主要水道,从而成为了南海古丝绸之路的内陆部分。而南流江沿岸的船埠港和辛仓埠港是就是当年内陆江河的始发港。内地产生的蚕丝、陶瓷、茶叶从这里下水,船运到北海合浦港,源源不断地流通到东盟乃至欧洲,而东南亚、南亚等地的香料、象牙、宝石等商品也从这里集散,流进中国内地。

而南流江的“古丝绸之路”带动了玉林纺织手工业等系列产业行业发展,唐乾封元年(666年)鬰林布称为“鬰林葛”,一时间京城“榜人皆着鬰林布”。被列为贡品,延续千余年。兴业、北流、博白等县成为广西盛产染料蓝靛的基地。

随着经济,政治地位的相应提高。玉林也在不断地发生着改变,鬰林州治,历经桂平、贵港、兴业,最终于宋至道二年(996年),归位玉林,结束了玉林有州无城的历史。淳熙七年(1180年)玉林也成为“由岭以南,亦一都会”,遂为桂东南重要的经济政治中心。明代以降,玉林成为广西食盐的最大运销点。1910年南流江正式划为广西食盐船道,运进食盐,运出大米、生猪、蓝靛。

河运给玉林带来了财富,也载来了文化。东汉的孟尝曾任合浦太守,先取南流江水道赴任,后因病辞官,亦沿南流江上溯返乡,为这条江水留下“合浦珠还”的故事。汉末鬱林太守陆绩多次沿南流江采风,“《浑天图》,注《易》释《玄》,皆传于世”。任满离职时,亦自南流江出海返乡,还带走了一块千古清名的压舱石“鬱林石”。至宋,被贬岭南的大文豪苏东坡获迁永州,同样乘舟自南流江上溯,获迁的心情如此意气风发,他于船上写下“江月照我心,江水洗我肝。端如径寸珠,堕此白玉盘。我心本如此,月满江不湍

……”明朝主持编纂《永乐大典》的解缙也曾“玩水”南流江,每到一地,都留下“买路诗”……

进入21世纪,南流江走上了新的起点,“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已成为目前玉林市实现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新战略的最重要途径。目前,玉林正在积极开展资料收集整理、规划保护、理论研究等工作,全力冲击列入“海上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城市。

一条河,就这样永远伴着一座城市……

一座城市,就这样永远离不开一条河……

(来源:玉林晚报 记者 谭伟玲 通讯员 梁大新)

整理:刘子扬 | 责编:刘子扬 | 主编:刘海东

玉林新闻网 玉林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出品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