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就爱生活 > 杂谈 > >正文

​航母带刀侍卫,美国航母编队中的宙斯盾舰

摘要航母带刀侍卫,美国航母编队中的宙斯盾舰 一直以来宙斯盾舰这一名称活跃在大荧幕上,无论是电视节目还是报纸期刊都能见到他的身影,但是有人对宙斯盾舰的概念却并不清晰,什么...

航母带刀侍卫,美国航母编队中的宙斯盾舰

一直以来宙斯盾舰这一名称活跃在大荧幕上,无论是电视节目还是报纸期刊都能见到他的身影,但是有人对宙斯盾舰的概念却并不清晰,什么是宙斯盾舰,它又是干什么的,在航母编队中担任什么角色?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看看宙斯盾舰的发展历程。在详细介绍宙斯盾舰之前,咱们先来说说什么是宙斯盾舰,首先明确一下概念,这样在后面的文章中读者朋友们就不会出现云里雾里的状况。其实宙斯盾舰并不是一个舰的名字,更不是一种军舰种类,而是装备由美国研发宙斯盾作战系统的舰艇,总之一句话只要是安装了宙斯盾作战系统的都可称为是宙斯盾舰。

这是美国航母作战编队,在航母的后面是两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在以后便是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为航母充当带刀侍卫的角色。

美军防空作战的需求

二战开始,航母逐渐成为海上作战的主力武器,然而作为舰队核心,空中的威胁是其一直以来的困扰,尤其是远程轰炸机的威胁。冷战时代美国为提高航母的空中防御力量,开始大力发展舰载防空导弹,受制于当时的技术限制,防空导弹无论是命中率还是防御的范围都极其有限,航母的防空主要还是依靠航母上搭载的舰载机,不过舰载机的数量的一定的,参与防空将意味着舰载机本该对地攻击任务的效果将大打折扣。即使是在舰载机参与防空的情况下美国面对苏联的"饱和攻击"仍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美国迫切需要一套更加完备,性能更加先进的作战系统,以此来满足美国航母舰队的防空需求,同时将舰载机从沉重的防空任务中解救出来,从而完成本职的对地攻击任务。

宙斯盾作战系统的组成

20世纪70年代著名的美国武器装备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同美国海军的研究机构共同研发出划时代的"宙斯盾"防空系统。1983年美国将"宙斯盾"作战系统首次装备到提康德罗加级的1号舰"提康德罗加"号,自此第一艘宙斯盾舰就此诞生。宙斯盾舰将其装备的各种武器装备系统化,分为宙斯盾武器系统和宙斯盾战斗系统,不过平常所说的宙斯盾系统,一般是指宙斯盾武器系统。

提康德罗加号巡洋舰

宙斯盾武器系统

宙斯盾武器系统集攻击、判断、探测、分析功能于一身,主要由传感器、控制设备和武器三大部分组成。传感器部分是用于发现目标以及跟踪目标的SPY-1雷达也是"宙斯盾"系统的核心部分。宙斯盾舰上装备的平板式SPY-1相控阵雷达舰桥四面环绕的布局方式,这种布局可以进行360度的扫描,同安装在舰艇桅杆的顶端,旋转天线的机械扫描方式的雷达相比有效的减少了扫描死角的出现,因此可以对飞机导弹等目标进行连续的跟踪。平板式的SPY-1相控阵雷达只有一个雷达波接收机和发射机,雷达波通过天线上排列有4350个天线单元放出,每一个天线单元都可以收发雷达波,并且既可以独立控制也可以将邻近若干单元的雷达波集中起来控制。SPY-1雷达可以同时监视400个目标并跟踪其中的100个,根据目标当时的状况选择相应的应对方式。当发射导弹时,SPY-1雷达还可以将工作波段调整到其他波段,以便为雷达提供精确的制导信息。

SPY-1D雷达天线

控制设备中有决策指挥系统,系统会根据目标的危险程度状况自由决定拦截的先后顺序,同时还可以进行敌我识别。"宙斯盾舰"为统筹协调各单位进行情报共享,配备了4号,11号,16号三条数据链,以便于各单位的数据进行无缝衔接。随后通过"宙斯盾舰"上的指挥控制处理器C2P将各舰以及卫星的情报数据整合处理后,送到宙斯盾舰的显示设备上,以供操作人员参考。

武器系统是宙斯盾舰战力的直接体现,宙斯盾舰上配备了丰富多样的武器,以满足其需求。MK41导弹系统便是宙斯盾武器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宙斯盾舰武器系统的反应速度"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其后期型号普遍将导弹的发射装置改为MK41垂直发射装置。这种垂发系统将导弹装在一个储存/发射箱中,即使导弹的储存装备又是导弹的发射装置。在实际工作中,导弹可以从每个储存/发射箱依次发射出去,相比于传统的MK21发射机,无疑MK41火力密度更大。

MK41垂发系统

标准2型导弹采用固体火箭推进,直径343毫米,长4.41米。采用了末端半主动雷达制导的方式,导弹发射后依靠惯性导航系统自动飞向目标空域,但仅仅靠这个还远远无法保证精度,在标准2型导弹的飞行过程中宙斯盾舰上的SPY-1D雷达系统便会发挥作用,即使像导弹发送信息,以便于修正航向,在临近目标时再由舰载目标照射雷达进行末端引导,直到击中目标。在标准2型导弹的基础上,美军研发出了标准3型航空导弹,用于拦截来犯的弹道导弹。在标准2型的基础上标准3型导弹加入了第三级火箭发动机,使其有进入了大气层以外空间的能力,进入外层空间后标准3型导弹的弹头整流罩便会分离,释放出动能拦截器,拦截器依靠自身的传感设备自动寻找目标,修正航向,直至击中目标。除了标准系列的防空导弹,宙斯盾舰还配备了鱼叉式反舰导弹、战斧式巡航导弹以及各种型号的多用途直升机等。

正在发射过程中的标准2型防空导弹

宙斯盾战斗系统

宙斯盾战斗系统,其实是在宙斯盾武器系统基础的发展,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反潜、反舰、对地攻击所需要的设备发展的系统。该系统将原来的武器同宙斯盾武器系统连接起来,从而依靠宙斯盾武器系统提高整个舰艇的战斗力。打一个比方,在进行反潜作战时,舰上的声纳承担了对潜艇的探索,追踪,随后再由反潜处理器进行分析,此时该舰艇所执行的一系列操作与宙斯盾武器系统并没有任何关联,非宙斯盾舰也可完成。但是随后当反潜处理器将数据传到宙斯盾系统的指挥决策系统进行分析时,此时便有宙斯盾系统的参与。

宙斯盾舰的作战方法

宙斯盾的主要功能是防空作战,保护航母安全的同时减轻舰载机作战的压力。在战场上宙斯盾舰进行防空作战时,首先由雷达对所属空域进行探测,若发现目标,将会对目标进行敌我识别,若无法识别,同时无线呼叫无回应,宙斯舰便会将此目标认为是敌方目标。此时宙斯盾舰内便会拉响警报,各作战人员各就各位准备迎敌。此时雷达开始锁定目标,并进行追踪,系统的分析系统开始自动分析目标的危险等级,以及飞行路线和机动动作。若确认为敌方目标,指挥官会从备选武器中选择一种武器进行防空拦截,随后各种战术信息便会输入进导弹中,指挥官一声令下后,导弹便会飞入空中打击目标。

"智者千虑必有一疏",尽管宙斯盾舰的雷达和武器系统非常先进,可以同时拦截多个空中目标,但是面对"饱和攻击"难免还会有"漏网之鱼"。拦截失败后,宙斯盾舰会立即转入防御态势,系统自动确立来袭空中目标的位置,使用SLQ-32(V)电子战设备进行干扰,同时使用舰上的127毫米主炮进行设射击拦截,假如没有奏效,宙斯盾舰还会向空中发射红外干扰弹,用于诱骗敌方红外制导导弹。部分阿利伯克级驱逐舰还装备了MK53型干扰系统,在受到伤害威胁时,该系统会向空中发射一种体积比较大干扰弹,当干扰弹上升到与桅杆相同高度时便会张开双翼,在空中进行悬停,发射各种干扰信息诱导来袭导弹。舰船在机动的同时,舰上的近防炮系统开始发挥作用,利用炮弹形成的弹幕进行拦截。

SLQ-32V电子战设备

曾设想过的核动力宙斯盾舰

随着核动力航母的服役,以及未来的趋势,美国曾设想过装备核动力的宙斯盾用于航母的防空作战。1975年美军打算以弗吉尼亚级核动力巡洋舰为基础,将其改装为搭载宙斯盾系统的防空舰,但是由于核动力巡洋舰自身的价格就不菲,如果再加上宙斯盾系统,那成本将变得高不可攀,财大气粗的美军也只好作罢。随后美军选择了性价比相对较高的斯普鲁恩级驱逐舰,搭载宙斯盾DDG47方案,建造费用也控制在10亿美元之内,1978年该方案被升级成巡洋舰,这就是后来咱们比较熟悉的CG47"提康德罗加"号巡洋舰。

总结

宙斯盾舰主要负责整个航母编队的防空作战,因此对航母来说相当于"带刀侍卫"的角色,在战争中,宙斯盾舰必然是敌方目标首先攻击的角色,毕竟有宙斯盾舰的存在,用于进攻的导弹和战机在进攻航母等高价值目标时必然受阻。但一旦将宙斯盾舰击沉,无疑美军航母作战编队的防空实力将大大下降,此时再攻击航母时,必然会出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可见宙斯盾舰对于航母编队的重要意义。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