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就爱生活 > 杂谈 > >正文

​记忆中的70年 | 达茂旗城镇建设日新月异

摘要记忆中的70年 | 达茂旗城镇建设日新月异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七十载春华秋实,几代人艰苦创业,用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见证了达茂旗城镇建设的巨变。 20世纪30年代百灵庙全景 历...

记忆中的70年 | 达茂旗城镇建设日新月异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七十载春华秋实,几代人艰苦创业,用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见证了达茂旗城镇建设的巨变。

20世纪30年代百灵庙全景

历史回顾:

1952年,达茂旗由达尔罕旗、茂明安旗两旗合并而成。刚建旗时,工厂及居民住房大多为土木结构房屋,且很少有两层以上的,照明、供水、供电等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很低,人均建筑面积4.4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1.7平方米。

1974年,百灵庙镇开始建楼。

1988年,百灵庙镇实行房屋改革,总建筑面积44570平方米,占房屋总面积的15%。

1989年,在女儿山上落成了“百灵庙抗日武装暴动纪念碑”,并划地10000㎡,建设了游乐园等设施。

1991年—2005年,百灵庙镇先后开发了巴音、吉祥、供销、力源、艾不盖、新兴花园等7个居民住宅小区。

2008年—2011年,我旗完成小城镇建设投资16.1亿元,新增建筑面积约11.8万平方米,百灵庙镇的楼房化率达到80%以上。

(上世纪80年代的百灵庙镇VS如今的百灵庙镇)

(20世纪70年代百灵庙汽车站VS如今百灵庙汽车站)

(20世纪70年代百灵庙商场VS如今的百灵庙商业大楼)

(过去的百灵庙邮局办公楼VS如今的百灵庙邮局办公楼)

(过去的百灵庙镇街景VS如今的百灵庙镇街景)

(过去百灵庙镇的排子房VS如今整齐划一的居民小区)

党的十八大以来,达茂旗立足边境地区实际,以现代化新型城镇标准建设、管理中心镇百灵庙,相继完成《百灵庙镇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及《百灵庙镇城市设计》等规划编制工作,百灵庙镇规划区面积由原来的2.4平方公里扩大到9.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由2.4平方公里增加到5.3平方公里。

居民住房方面,建成住宅楼房215万平方米,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到了76.6平方米,楼房化率达到98%以上。

园林绿化方面,百灵庙镇建成区总用地面积530公顷,绿地总面积达到170.74公顷,绿地率达到32.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3.6平方米。2017年底荣获自治区园林县城称号。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实施了新城区新建及旧城区提档升级工作,对旧城区进行“三大出口”综合改造及街景立面改造,铺设新城区“九横六纵”市政道路及配套管网23公里,城区道路面积由49.8万平方米增加到目前的84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达到23平方米;建成1座垃圾填埋场、1个污水处理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污水处理率达到96%。新建那达慕文化产业园、演艺中心、传媒中心、博物馆、纪念馆和蒙医医院等公共服务项目,建成乌力吉陶海、绿色廊道、阿剌海等公园、广场、景观节点14处。

标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