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扩招带来了什么恶果?造成了哪些隐患
大学扩招带来了什么恶果?造成了哪些隐患
1999年,教育部发布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使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大学扩招政策正式出台,大学新生录取比例逐年大幅上升,三本应运而生,高等职业学院如雨后春笋,民办大学也争先恐后,抢食这块诱人的大蛋糕。扩招为了拉动内需,只要家长有钱,上大学比上高中容易多了。
大学扩招,也是教育产业的始作俑者。那么,大学盲目扩招到底造成了什么恶果?埋下了哪些社会隐患?
一、大学学历严重贬值,大学毕业生严重过剩,社会“内卷”愈加残酷。
大学扩招前,大学录取比例在10%以下,大学生数量较少,物以稀为贵,大学生很吃香,基本上都能稳定就业。
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多如牛毛,满街都是,大学生含金量很低,严重注水、贬值,且名不副实,徒有虚名,找工作很难,除重点大学外,一般都是毕业即失业。即使勉强就业,也大都是临时工、合同工,工作极不稳定。
尤其是当今经济下行,就业本来就难,根本不需要这么多大学毕业生。“内卷”现象越来越严重,竞争越来越残酷。大学扩招完了,就扩招研究生,最后扩招博士生,硕士和研究生都成为就业应聘的标配了,形成恶性循环。
二、大学的办学水平不升反降,合格人才屈指可数。
由于大学“大跃进”式地扩招,只求数量,只图营利,质量自然下滑。不少“学渣”也混进了大学,生源质量差,低进低出。加上大学管理松散,不少大学生在校玩网络游戏,花天酒地,贪图享受,不思进取,不学无术。
因为扩招,大学大量补充一批新教师,师资力量整体偏弱,不少大学教师学术水平低,教学能力差,师德师风不正,滥竽充数。难以培养出又红又专的合格人才。同时,大学专业理论与社会脱节,学生毕业后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不足,直接影响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及职业发展。
三、大学盲目扩招大大增加了教育成本,造成人口下降的恶果。
大学扩招前,只有少数学生能考上大学深造,大部分学生基本上读完中学(高中或职高)后,就可以开始顺利就业或自主创业,成家立业,结婚生子,育儿教育成本较低,生活压力不大。
大学扩招后,绝大部分学生能上大学,大学生数量猛增,教育成本太高,不少农村贫困家庭为了供子女上大学,可谓倾家荡产,耗尽血本,但巨额的教育投资,却大都血本无归,毕业后就业难,高不成,低不就,不少失业的大学毕业生成为“巨婴”,只能长期在家啃老。
大学扩招后,教育成本与住房、医疗一样高不可攀,成为压在老百姓身上的“三座大山”,造成国内生育率下降,人口负增长的社会隐患。
因此,大学盲目扩招是重大的失策,可惜已经覆水难收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