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新啦!乌山全新景点春节前开放
上新啦!乌山全新景点春节前开放
三山两塔是福州的城市地标,在福州2200多年的建城史中,作为“三山”之一的乌山,位于城市的中轴线上,是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聚集地。春节临近,乌山历史风貌区也完成“蝶变”。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乌山西入口,也就是双骖园入口将在春节前对市民开放,市民由此可登高至乌山制高点——邻霄台,俯瞰山水之城的美景,倾听幸福之城的心跳。随着西入口的开放,乌山将完成10个主次出入口的打造,形成总长6.8公里的三大环形游线,给游客带来全新的游览体验。

春节前即将对市民开放的乌山西入口
还山于民,邻霄台可俯瞰美景
几年前,福州市民登乌山,主要是从冠亚广场一侧的东入口,还有在乌山西路上的南入口。
去年,市民可以乘坐地铁二号线到西洋站下车,经过黎明湖公园、乌山防空洞进入公园北入口。今年春节前开放的是西入口,位于白马路一侧,紧挨乌山小学。
百年前,西入口曾是福州著名文人龚易图购买的双骖园。双骖园,旧称“荔枝园”,至今保留着十余株古荔枝树。后来这个地块作为省气象台等单位的入口,没有对社会开放。
如今,西入口建了入口广场,并修建双骖亭、俱有亭等仿古建筑,依稀还原了当年的双骖园景色。沿着广场石阶往高处走,沿途有致用书院、漱石山房、射乌楼等景点,经过邻霄道、不危亭,就可以到达乌山的制高点——海拔86.4米的邻霄台。
原先周边的不协调建筑拆除后,邻霄台的观景视野豁然开朗,游客可以远眺屏山镇海楼、于山白塔、三坊七巷等福州城市地标。邻霄台修复时,也和乌山东麓的景点无缝对接,游客经过新修的步道,进入石天景区,从而往东继续游览。

经过提升改造,乌山历史风貌实现“蝶变”
挖掘历史文化,重塑三十六景
乌山历史风貌区二期提升工程在2020年全面启动。“还绿于山、还山于民”是二期提升改造的基本思路。
乌山改造的一大难点,就是将风貌区内的不协调建筑搬迁。据统计,相关部门已经清理搬迁不协调建筑共45栋,总面积近3万平方米。乌山的生态修复也在同步进行,山体复绿面积达5.1公顷。原先位于场地内的包括古荔枝树等16株古树名木得以保护。
乌山的历史文化在此次改造提升中,也被进一步挖掘。“我们以《乌石山志》记载及乌山景区的历史沿革为依据,慎之又慎逐步恢复‘乌山三十六奇景’。根据历史遗址,我们已经修复或重建三十六奇景中的11处。现在的乌山,被分成双骖园、半岭园、通德园、西园、紫清园、罗浮岭、石天景区、天皇岭景区、乌塔景区共9个景观单元,保留修缮24处历史景源和历史建筑、恢复重建19处,重现摩崖题刻23处。”园林专家说。

乌山邻霄台景区内的邻霄阁
彰显山水格局,打造幸福之城
二期改造后,乌山历史风貌区已经拥有了10大入口,包括双骖园入口、灵响入口、紫清园入口、通湖路入口、澳门路入口、天皇岭入口、乌塔入口、吴清源会馆入口、宿猿洞入口、海峡文创园入口等。
这意味着乌山周边将形成辐射更广的闽都文化圈。乌山北侧是三坊七巷街区,南侧是黎明湖公园、东西河,东侧是乌塔、文庙、朱紫坊和于山,西侧是白马河公园等。以乌山为中心的品牌游览线路呼之欲出。
园林专家表示,相关部门将研究相关史料,讲好乌山三十六奇景的背后故事,赓续文脉;施工方面,未来乌山将进行夜景灯光建设,提升花化绿化景观配套。待二期全面完工后,乌山历史风貌区将彰显福州山水格局,让市民享受幸福之城的生态福利。
编辑:阿荷
标签:
